VIVABELLA
薇貝拉魔法針
衛部醫器輸字第036506號
薇貝拉軟組織植入劑
薇貝拉軟組織植入劑,俗稱「魔法針」,屬於膠原蛋白增生劑,也被別人稱為二代精靈針。其中又因為不同劑型的包裝而分別被稱為「黑童針」與「白童針」,兩者差異在於 PDLLA 微球的顆粒大小不同,可適用於不同凹陷部位,也能解決不同老化困擾。
本網頁名稱與仿單不同(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或口語化俗稱),供民眾理解參考;正式療程/儀器名稱、效果等,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
VIVABELLA薇貝拉是什麼?
認識薇貝拉|魔法針
結合聚雙旋乳酸(PDLLA)與透明質酸(HA)玻尿酸的「多效聚雙旋乳酸」,屬於膠原蛋白增生劑,以分子劑型區分為「黑童針」與「白童針」。PDLLA具有「玻璃溫度Tg」較低的特性,透過熱能能使注射分子轉變為柔軟的橡膠態,加壓後便能將節結推開、分解成小塊PDALL粒子,減少結節發生。
VIVABELLA 薇貝拉可直接注射於真皮層,因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與多功能性,能夠改善痘疤、刺激膠原蛋白,並同時改善毛孔、凹洞、紋路等肌膚問題。
VIVABELLA薇貝拉介紹
「VIVABELLA薇貝拉」正式名稱為「薇貝拉軟組織植入劑」通過台灣TFDA與韓國KFDA認證的醫療器材,能有效改善皮下填補凹陷、增加軟組織體積與矯正組織不對稱等問題,為目前市面上少數合法的真皮層填充劑。
多效聚雙旋乳酸
結合85%「聚雙旋乳酸PDLLA」與15%非交聯玻尿酸優點混合而成
薇貝拉大小分子差異
|
|
VIVABELLA50薇貝拉|白童針 | VIVABELLA200薇貝拉|黑童針 |
真皮層修復/增加肌膚保濕度 | 深層凹陷填補/具即時填充特性 |
小分子PDLLA晶球和玻尿酸 | 大分子PDLLA晶球和玻尿酸 |
可搭配水光注射 | 皮下組織施打 |
眼周細紋/淚溝/痘疤/頸紋 | 太陽穴/額頭/法令紋/蘋果肌 |
12-16個月 | 18-24個月 |
薇貝拉作用原理
在改善凹陷老化問題,能兼顧三個面向,可立即達到填充凹陷、撫平皺紋,搭配PDLLA雙聚旋乳酸刺激膠原增生,維持肌膚漸進飽滿、有彈性的狀態。
【VIVABELLA薇貝拉】
戲劇女神韓瑜動人的秘密武器
影片來源自原廠
適用部位
- 淺層細紋、淚溝、頸紋、妊娠紋
- 深層凹陷、法令紋、頰凹、夫妻宮
- 有細紋、痘疤問題者
- 皮膚鬆弛、有深層凹陷問題者
常見問題
Q1.我適合打薇貝拉嗎?
基本上有流失凹陷、肌膚皺紋或想使臉部更加飽滿的人都可以透過薇貝拉治療改善,但建議您仍需要至診所經醫師評估後再做決定。
Q2.薇貝拉持續效果好嗎?
薇貝拉是使用聚雙旋乳酸PDLLA與玻尿酸HA的混和膠原蛋白增生劑,維持⾃然豐潤效果大約可以持續18-24⽉。
Q3.薇貝拉的效果要多久才看的到?
薇貝拉在注射當下就能看到立即填充的效果,並且在後續會持續刺激膠原增生,達到長期填充的效果。
注意事項
- 注射部位或其周圍有急性或慢性皮膚病時請勿注射產品。
- 禁止用於患有急性或慢性牙周炎或牙齦疾病的人。
- 請勿使用於孕婦、晡乳期婦女。
- 請勿用於對雞來源組織敏感的人。
- 禁止施打在眉間、前頷鼻部及眼眶周圍。
- 不可注射至接受過永久性皮下填充劑或永久性植入物治療的部位。
- 於注射部位曾接受過羥基磷灰石鈣(CaHA)治療者。
- 計畫注射本產品的2 週內接受過抗血栓藥物治療者。
- 注射本產品的 72 小時內接受過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
- 肝功能異常或凝血異常者。
- 免疫力低下患者。
- 對聚左旋乳酸 (PLLA) 或玻尿酸 (HA) 有過敏反應或過敏史的患者。
- 有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病史的患者。
- 對利多卡因會產生副作用的患者。
- 心血管、消化內分泌或中樞神經系統有嚴重臨床損傷者,曾患或現患精神疾病者。
- 治療前一周,勿過度日曬以及使用刺激性酸類。
- 有蟹足腫體質請先告知醫師。
- 治療當天請勿使用抗凝血用藥。
- 其他過往病史請於術前和醫師討論並評估是否合適治療。
- 避免壓迫施打部位
- 避免劇烈運動
- 避免刺激性、酸類產品
- 避免高溫場所
- 避免用熱水洗臉
- 日常做好防曬、隔離、保濕
衛部醫器輸字第036506號 – 薇貝拉軟組織植入劑
VIVABELLA薇貝拉
- 依據衛部醫字第1031660048號、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衛部署醫字第0990262180號辦理;本宣傳名稱與仿單不同(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或口語化供民眾理解),僅供參考;正式療程/儀器名稱、效果等,任何療程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
- 依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辦理網頁中刊載之比較影像係為治療實績案例,並已事先取得該病人同意使用之治療前後比較影像,作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影音敘述。
- 【小提醒】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01/04公告:「『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 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若有副作用等使用問題,請洽醫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