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加齡表情包,消滅惱人的法令紋

文 / 極光美學

法令紋一直以來是很多人的困擾,它在「中臉」佔據了重要的視覺位置,過長且過深的法令紋很容易在視覺上,讓人看起來衰老、憔悴,感覺很有嚴肅、好像很難親近。但是如果沒有適當保留自然的肌膚紋路,就又會讓人看起來整個臉僵僵的、整張臉看起來較不自然,因此我們在改善法令紋時,需在保持「自然感」的前提,減少皺紋深度長度以維持臉部自然感。

這次就讓我們探討關於法令紋的解決之道吧!

我們要改善法令紋前須先了解它是怎麼形成的。
法令紋通常區分幾種類型,根據不同成因及嚴重程度會採取不同的保養與治療方式。

1. 先天骨骼條件造成的凹陷型法令紋

(圖片翻攝網路)

這類型通常顴骨較高,或者是上顎突(暴牙)。針對先天骨骼發展所造成問題,通常會採取齒列矯正或是削骨、正顎的方式,簡單說,把突出來的地方磨平一點。當然把凹進去的地方補滿也是一個方式,可以選擇玻尿酸、自體脂肪等等填充物質。這些方式需仔細做完整的術前評估,一般手術方式需要準備較長時間來恢復,較耗時費力;如果不想經歷恢復期,可考慮運用微整形針劑將凹陷或是骨架輪廓進行修飾,術後效果及滿意度也很不錯。

2.表情(肌肉)型法令紋

(圖片翻攝網路)

這通常發生在表情較豐富的人身上,像是愛擠眉弄眼,或者是常常大笑、表情誇張的人身上。這是因為法令紋上段主要是「鼻翼提上唇肌」等肌肉導致,常常過度運動到這塊肌肉久了就會形成法令紋路明顯。法令紋下段主要是「降下唇肌」還有「口輪匝肌」等肌肉所導致,這發生在常常抿嘴而產生的紋路連帶到嘴角。通常這部分可以合併針劑治療,比如局部施打一點肉毒桿菌放鬆肌肉再針對已產生的凹陷進行填補修飾。

3.老化型法令紋

(圖片翻攝網路)

隨著年齡增長,臉部老化膠原蛋白流失、肌肉皮膚鬆弛下垂及骨骼萎縮導致內縮無法支撐原有的軟組織,整個中臉就會往下掉。在臉頰的位置就是俗稱的蘋果肌,跟著一些旁邊的脂肪垂下來,就會讓法令看起來更明顯。加上法令這個區域的軟組織流失,一條深深的法令紋就會出現,一般不想動刀來改善中臉下垂有幾種方式。 

A.像是利用電波、音波加熱原理,使肌膚達到緊緻的效果,進而減少相關紋路的產生,利用熱能在真皮層的刺激,產生膠原蛋白,漸進式的改善鬆弛的肌膚,較完整的效果會在術後幾個月產生,約可維持一年半到兩年。

B.若是想處理法令區域的軟組織流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施打各種填充型的針劑!比方玻尿酸晶亮瓷、舒顏萃、艾麗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C.如果是軟組織下垂厚重感重的法令紋也可以考慮利用埋線拉提,透過物理線性張力提升臉部線條歸位掉下來的軟組織,埋線拉提可立即看到成果,維持的時間及效果,取決於線數及醫師技術。

維持生活習慣
另外有些人工作常待在冷氣房也會使得肌膚乾燥,進而更容易誘發法令紋及相關細紋的產生,所以平時的保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另外在日常保養,也能搭配上一些按摩、拉提的手法,來些微放鬆這部位肌肉,避免過度深化皺紋的發展。

(圖片翻攝網路)

在已經了解成因和處理法令紋日益加深的方法後,同時也需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生活作息正常,充分補充營養,注意肌膚保濕,這樣才能夠避免被人在心中默默「加齡」的窘境。

(圖片翻攝網路)

參考資料:

1.Poly-L-Lactic Acid for Nonfacial Skin Laxit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76175/

2.Aesthetic aspects of skin aging, prevention, and local treatment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345325/

3.Understanding, avoiding, and managing dermal filler complication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547189/

4.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hyaluronic acid-filler complication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310674/

5.肉毒桿菌於醫療上之應用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808/project_3.html

6.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民眾專區-法令紋的成因與治療
https://www.prsa.org.tw/people/education/content.php?id=41

以上文字、圖片、影片僅供消費者諮詢與衛教之用。
文中效果僅供參考,療程效果需視個人體質而定。
療程前,需經專業醫師評估確認再進行療程。

療程須知

瑞德喜
  1. 曾有過敏病史並有嚴重過敏反應或有多重過敏存在或病史的患者。孕婦及哺乳婦女、糖尿病病患、自體免疫性疾病病患、單純皰疹病患、兒童、癲癇病患。
艾麗斯
  1. 注射部位患有急性或慢性皮膚疾病(發炎或感染)
  2. 對本產品及其成分過敏者
  3. 對易患增生性瘢痕、色素沉澱和肥大性瘢痕、皰疹病史、有凝血或肝功能障礙者
  4. 懷孕、哺乳婦女不可使用本產品
舒顏萃
  1. 嚴重過敏性病史的患者,或已知對其中成份過敏者
  2. 治療部位有急性或慢性皮膚病者
  3. 正在接受類固醇治療者
  4. 治療部位曾經經歷過大手術之患者
  5. 癌症患者、有免疫系統問題患者
  6. 凝血功能異常,或正使用抗凝血劑患者
  7. 懷孕及正在哺乳者
  8. 有蟹足腫等特殊體質
  9. 治療區域有傷口、感染、萎縮、急性濕疹或人工植入物患者
  10. 對微創手術有負面反應者
玻尿酸
  1.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2. 禁用於易產生增生疤痕者。有自體免疫疾病史、或正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
  3. 對透明質酸、利多卡因或醯胺型局部麻醉劑過敏的患者。
  4. 凝血功能失的病人或正在接受血栓溶解劑或抗凝血劑者。
  5. 治療部位有外傷、發炎、感染(如:痤瘡、皰疹和皰疹等)。
  6.  
瑞德喜
  1. 治療期間可能發生輕微中度的疼痛感。
  2. 術後少數人恐有表面不平整、皮膚感覺的改變,會隨時間逐漸消除。
  3. 色素變更(局部)、瘀傷、 紅斑/蒼白、浮腫(水腫),會在幾天內減緩消除。
  4. 其他過往及現有用藥及病史請於術前和醫師討論並評估是否合適治療。
  5. 本產品若注入血管,可能引起栓塞、血管阻塞、局部缺血或梗塞。應立即由合格的專業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醫療照護與相關評估。
  6. 接受本產品治療之後,如果考慮進行雷射治療、化學換膚或其他激發皮膚活性反應的療程,植入部位可能有誘發發炎反應的風險。建議由合格醫護人員評估後再行施做相關療程。
艾麗斯
  1. 本療程適用於年滿20歲具行為能力之成年人,若具禁忌症者,其他過往及現有用藥及病史請先詢問院所醫師。
玻尿酸
  1. 已有下眼周黑眼圈、皮膚薄和有形成水腫傾向者,不適合注射於下眼眶周圍。
  2. 预定治療部位及其附近不可有活動性疾病,如發炎、感染或腫瘤。
  3. 服用會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時,注射部位發生瘀血或出血的情形會增加。
  4. 其他過往及現有用藥及病史請於術前和醫師討論並評估是否合適治療。
  5.  
瑞德喜
  1. 術後可加強冰敷,減輕紅腫及瘀傷情形(紅腫狀況一個人體質不同維持數天不等) 。建議48小時內仍需間歇性的冰敷,應輕柔清潔注射區域,避免用力揉搓或按壓,直到腫脹逐漸消退。              
  2. 注射後可能產生異物感、腫脹、發紅、瘀青、搔癢等,這些都是短暫正常現象,術後幾天至1~2周時間會消失。
  3. 注射後一週內,應避免去高溫場所或高度曝曬於陽光下,直到腫脹及發紅消退為止。
  4. 如有其他不適,請立即與我們聯絡,如需要將安排回診就醫。
艾麗斯
  1. 治療途中治療區塊可能會在治療部位產⽣腫脹或⼩丘疹,注射部位恐有出血、疼痛、硬結、血腫、毛細血管擴張、肉芽腫、疤痕、皮膚變色,但會隨時間消減,這將會由體內代謝修復後有所好轉,若仍持續敬請通知院所安排回診。
  2. 不可使用本產品於眼窩四周、較薄的皮膚組織和可能注入血管的部位。
  3. 當皮膚較薄的部位進行注射、過量注射或溶液調配方式不正確都有可能造成丘疹或結節生成的風險。
  4. 可藉由對注射部位輕柔按摩,減少皮下丘疹或結節的生成,以均勻產品分布作用肌膚組織。
  5. 勿注入嘴唇部位。
  6. 勿注入血管,以免引起血管堵塞和組織壞死。
  7. 其他過往及現有用藥及病史請於術前和醫師討論並評估是否合適治療。
舒顏萃
  1. 注射後因材質而呈現水腫,一般而言37天逐漸消退,在治療部位冰敷,可減少術後的水腫。
  2. 注射後可能產生腫脹、發紅、瘀青 ,這些都是短暫正常現象,術後幾天至1~2周時間會消失。
  3. 注射後,效果會持續性作用,術後當下的立即性結果,並非最後的治療效果。
  4. 治療效果會因人而異,療程後1~2月內回診追蹤,視個人情況與需求追加注射。
  5. 如有其他不適,請立即與我們聯絡,如需要將安排回診就醫。
玻尿酸
  1. 術後可加強冰敷,減輕紅腫及瘀傷情形(紅腫狀況一個人體質不同維持數天不等) 。建議48小時內仍需間歇性的冰敷,應輕柔清潔注射區域,避免用力揉搓或按壓,直到腫脹逐漸消退。
  2. 注射後可能產生異物感、腫脹、發紅、瘀青、 搔癢 ,這些都是短暫正常現象,術後幾天至1~2周時間會消失。
  3. 注射後一週內,應避免去高溫場所或高度曝曬於陽光下,直到腫脹及發紅消退為止。   
  4. 玻尿酸治療效果會因人而異,療程後1~2週內回診追蹤,可視個人情況與需求追加注射。
  5. 如有其他不適,請立即與我們聯絡,如需要將安排回診就醫。
  6.  

相關內容